威斯尼斯人官方网站登录welcome-2022最新版!

社会工作

专业定位

社会工作是社会迫切需要、国家政策强势推动的朝阳行业。近年来,党和政府的许多重要文件都专门提到社会工作。2015-2023年,国务院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已七次写入“社会工作”。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即《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两处提及“社会工作”。根据2023年《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我国还组建了与社会工作有密切关系的“中央社会工作部”。

十多年来,社会工作者在城市社区管理和社区服务、社会建设、基层社会管理、社会组织建设、改善民生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各级党政机关、各类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基层组织急需大量有专业视野和实践经验的社会工作人才。

我校本专业紧密结合广东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培养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和国情意识,掌握社会工作理论、方法与技能,熟悉社会政策及社会公益项目和各类组织管理,勇于创新,善于实操,能独立进行社会工作服务、管理、督导、政策制定等工作,适应国家社会建设、社区管理需要的高素质、复合型、应用型、创新型专门人才。

我校本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较高,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在省内外同类院校中名列前茅。仅2021-2023年,我校本专业就有15名毕业生考上公务员和研究生。


培养目标

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培养学生具有坚定正确政治方向,了解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具有人文素养、科学精神、社会责任和创新意识,具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身心健康,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熟练掌握社会工作专业的基础知识、基础理论和基本方法,具有政策视野和国情意识,具备联系中国社会治理实际分析和解决社会问题的能力,具备管理社会和服务社会的能力;能够在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城乡社区、社会组织以及福利机构、企业公司等方面从事管理和专业性工作,或者能够创新性地运用所学专业知识及技能自主创业。


培养规格

本专业毕业生应达到以下几方面的培养要求:

1.素质要求:身心健康;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强烈的爱国敬业精神和社会责任感;秉持接纳、平等、尊重、关爱、公平正义等社会工作核心理念;具有丰富的人文科学素养。

2.知识要求:掌握社会工作以及社会学、心理学、管理学等相邻专业的基础知识;熟悉社会工作个案、小组、社区三大方法;掌握群体社会工作、社区服务、社区管理、社会政策、社会行政、社会基层治理、社会保障、心理治疗与心理矫正等方面的基本理论知识;掌握社会调研、数据统计基础知识。

3.能力要求:具备将专业知识转化应用的能力;具备社会调研、沟通协调、项目策划与管理、文书撰写、督导与评估等丰富多元的实务操作能力;具备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实践能力。


为什么选择社会工作

本专业严格按照国际上公认的标准培养人才。除了注重基础知识、理论和方法的理解和掌握,更注重学生专业能力和技巧的提升,尤其是注重社会工作实践能力、实操能力的培养。本专业还设置了管理实务类课程,以拓宽学生知识面和就业面,更好地助力学生毕业以后的晋升需求。学校建有校办社工机构——广州市白云区天星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并在省内和香港多个知名的社会工作机构建立了实践教学基地,可以为所有学生提供高质量的实习、实践岗位。

我校本专业具有良好的社会知晓度、美誉度,是中国社会工作协会理事单位、广东省社会工作人才培育基地、广州市社会工作协会理事单位。教师均毕业于985、211等高水平大学。本专业学生先后获得教育部思政司创新案例奖、中国社会工作大学生论坛征文奖、中国社会工作微电影剧本大赛优秀奖、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调查中心“中国家庭追调查”访问项目奖、中国社会工作微电影大赛奖等荣誉。

20210526091101449.jpg 点击观看社会工作专业视频


  • 开学时间
  • 院系 威斯尼斯人官方网站登录welcome
  • 教学形式 全日制
  • 学制 4年
  • 学习地点 北校区
  • 学位证书 管理学学士学位
  • 招生计划 返回招生计划表

课程体系


20220526103525761.png


本专业构建了大平台、小模块的课程体系。一是通识教育课程平台:包括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创新创业基础、心理健康教育、军事教育等。二是学科及专业基础课程平台:包括管理学、社会学概论、社会工作概论、社会统计学与SPSS、社会心理学、社会政策与法规、社会保障、社会调查研究方法、社会行政等。三是专业课程平台:包括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工作、青少年社会工作、老年社会工作、家庭社会工作、社区管理等。四是集中实践环节平台:分为校内集中实践和企业实践两大环节,具体包括社会工作基础认知与服务规范训练、社会工作个案及小组工作能力训练、社区工作能力训练、社会工作综合实务能力训练、社会调研与毕业论文写作能力训练、校企“双元”合作开发课程、专业能力拓展模块课。


核心课程

社会学概论、社会工作概论、社会调查研究方法、社会统计与SPSS应用、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工作、社会行政、社会心理学、社会保障概论、社会政策与法规。


实践课程

社会工作基础认知与服务规范训练、社会工作个案及小组工作能力训练、社区工作能力训练、社会工作综合实务能力训练、社会调研与毕业论文写作能力训练、专业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论文。


获得证书

要求优秀毕业学生通过职业水平考试获得国家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证书——助理社会工作师证书,并具备与该技术资格相符的实际工作能力。

教学条件

目前社会工作专业教学实验室配备比较完善,拥有社会工作专用实训室2个,社会心理实训室1个,实验室面积450多平方米。用于教学的高配置计算机有200台套,配备联想服务器60台,并配备“陆由云社会工作专业实训软件”、“社会工作模拟演练软件”等,学校还斥巨资建立了白云区天星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中心建有近1200平方米的社会工作活动面积。目前,我校还是广州市社会工作人才培育基地。此外,跨专业综合仿真平台等相关教学软件也为校内实践教学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专业图书资料数量比较充足,种类比较齐全,能够满足专业教学的需要。


就业前景

近十多年来,党和政府对社会工作越来越重视,出台了一系列文件、政策支持社会工作的发展。我校社会工作人才培养主要服务于广东省尤其是珠三角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由于社会对社会工作人才的需求十分旺盛,而目前省内高等院校培养的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数量有限,故本专业毕业生就业前景良好,只要愿意从事社会工作实务,毕业生在毕业当年基本上都能就业。社会工作专业毕业生主要在有关政府部门、街道社区、事业单位、社会组织、专业社工机构、社会福利机构、基金会、企业公司、咨询服务机构等单位从事社会公共服务与管理、行政管理、基层社会治理、人力资源管理、企业管理、政策研究、市场调研、人才培训及咨询服务等方面的工作。社会工作人才升值及发展空间相对较大。


师资队伍

现有专业教师13人,其中教授、副教授4人,全部教师均具有硕士以上学历。具有“双师”素质的教师6人,专业课教师“双师”素质技能人才比例达50%,部分教师具有社工机构工作经历或海外留学背景。近四年教师团队主持省市级课题和校级课题20多项,科研经费达数十万元;出版著作和教材多部,发表文章50余篇,其中发表在北大核心期刊和CSSCI期刊上的论文10多篇。教师团队有较高教学能力、科研能力和社会服务能力,且团队的学历职称结构、年龄梯队结构、学科专业结构健全合理。


专任教师

张兴杰 三级教授 硕士研究生导师 社会工作专业建设负责人
何华兵 教授 广东白云学院科研与发展规划处处长
王志中 三级教授 社会工作专业学科带头人

企业导师

关冬生 广州市北达博雅社会工作资源中心总干事 广东省医务社会工作研究会副会长
刘维 中山大学社会工作学士 公共管理(社会保障)硕士